
发现了一种现象,自媒体时代,成就了一大批扯淡的网红。
为什么说是扯淡的网红呢?
这是不是羡慕嫉妒恨?太是了,把那个恨字去掉就行。
为什么说是扯淡的网红?就说挺讨人喜欢的网红老胡吧,原来正经也是个环球的主编,妥妥的一身正能量,对国际政治会有比较多的资源,那就好好谈国际政治吧?不,人家非要谈火车上妇女互扇耳光,非要谈他完全外行的宏观经济学,炒全股票也要向全网公布,炒成了政治股票,成了宇宙全才,只要是人能说出来的话题,他无所不谈,这不是疯了吗?

老胡是这样,再看其它的网红,也是一样,而且经常谈得其蠢无比。毕竟人的智慧是有限的,马光远熟悉房地产,错对不论,正经是应该谈的;非要教导股民学巴菲特炒股,出发点就是错的,中国的韭菜,就那点三瓜二枣,玩哪门子价值投资?A股给你价值投资的机会吗?它不就是一个以融资圈钱为价值理念的大投机市?散户哪有什么资源做价值投资?
一大堆的专家,学者,每天陪着网民扯淡,哪里有怪异之事,变态之事、就全体奔向哪里,真要求证专业的意见,全卷了。

你问马光远房价高不高?他的回答是:中国的房价到底高不高,没那么简单。
这说了什么?好像说了什么,好像什么也没说。
网红的这种同质化说明了什么?说明,一切都是为了钱,这个好理解,谁跟钱有仇,你看千辛万苦的大妈做直播,那是为了生计,为了自己温暖的小家,要向她们表示敬意;很多有钱的明星也要做直播,和大妈们抢食吃,还直抱怨直播间的瓜众太小气,而平台玩的正是关注度经济学,你不能与平台赌气,该干什么干什么。

写手再玩命,不一定有推送。
任泽平胡扯了四个字:天要下雨。300多万推送,这都是什么玩意?

你还别不服,这就是网络时代的新秩序,真与假不重要,美与丑不重要,善与恶不重要;只要你能刺激起关注,就是英雄、救世主、信息时代的蝙蝠侠。
我们处在一个充满了喜剧元素的时代。
这是好还是不好?
全在自己,当做一种休闲.,热热闹闹,吵吵闹闹,不寂寞;因为世界本来就是这样。